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专业介绍
2009-06-13 23:50:45西南民族大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现有旅游管理、历史学、博物馆学3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方向)1个专科专业和专门史1个硕士研究生点。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是国家民委和四川省的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历史学专业和博物馆学专业是学校历史、民族、博物馆学等专业众多硕士研究生点的主要生源基地。
学院下设有两个系:旅游管理系和历史学系,一个所: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两个研究中心:旅游策划设计中心,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学校新建的马瑞卡国际酒店·物业管理学院挂靠在我院。学院与省内外著名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和旅行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实习条件。学院近年来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著作20多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完成地方政府和景区旅游规划和策划项目30余项。
旅游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旅游管理、规划、营销、饭店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够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规划、营销工作,亦能胜任旅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管理学、经济学原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学、导游学与导游实务、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资源学、饭店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形象策划、旅游投资与管理、旅游日语、旅游英语、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民族文化与旅游、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等。
学制学位:本科、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专科学制三年,毕业合格者获专科文凭,符合学校相关规定者可升入本科学习。
历史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民族学的基本理论素养和基础知识,具备考取历史和其他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条件,能在高校、中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历史学、民族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并能在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策划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共和国史、古代汉语、史学理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国际关系史、历史地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考古与文博知识、民俗学、专业英语、中国民族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美国史、日本史等。
本专业可以辅修旅游、经济、管理类课程。
学制学位:本科、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博物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博物馆学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素养、基础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学与研究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各类博物馆和其他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以及历史、文化、出版、对外宣传等单位从事文物研究、博物展览、田野考古、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文史古迹管理、专业书刊编辑、对外文化宣传等实际工作。
主干课程:考古学通论、博物馆学概论、古文字学、古代汉语、史学导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文化概论、文物鉴赏、文物保护技术、博物馆陈列与设计、博物馆经营管理、民俗学、历史地理学、民族学、中国美术史、世界博物馆概况、西南古代民族研究、钱币与邮品收藏、文物管理法规等。
学制学位:本科、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法学院
法学院拥有一个法学本科专业和法学理论、诉讼法两个硕士点。下设法学基础课、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国际法、诉讼法七个教研室及刑侦与物证技术实验室、模拟法庭等实验(实践)机构,并设有院所合一的“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法学研究所”。学院是四川省“民族地区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法学理论”学科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法学院现有教师67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1名、讲师24人,有博士学位的2人,有硕士学位的37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0人。
法学院现有30多个民族的在校生1785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635人、硕士研究生150人。法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教改思路,引导学生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培养,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法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法治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才兼备的法律人才。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法学思维,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及论证才能;掌握律师实务等技术知识;既能从事司法实务,又能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法制史、商法学、经济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
学制学位:本科、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