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专业介绍
2009-05-26 08:18:28哈尔滨工程大学
理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具有“应用数学”、“光学”、“光学工程”、“系统理论”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电子学”等方向指导博士研究生。
该院现有教职工145人,其中教授28人(含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31人。该院教师除担任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数学、物理等基础课及其它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该院已培养本科生1100余人,研究生100余人,现有在校本科生700余人,硕士研究生190人。
该院一贯秉承“教学第一、重视科研、发展梯队、合理布局”的办学指导思想,素有教学认真、治学严谨的优良传统,教学成果丰硕。现有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5门,校级精品课10门;曾获得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省级三育人标兵2项;省级教学名师1人,并且先后有9人次获得学校十佳示范主讲教师称号;50余人次获得优秀主讲教师称号。该院十分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78级物理专业毕业生谢金春博士获首届吴健雄物理奖(全国3人)及1995年求是科学基金奖(全国20人);77级数学专业毕业生林宗柱博士已经是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代数群表示论方面的专家。该院的数学建模教学组为我校培训的参赛队曾荣获美国国际数学建模竞赛1994年一等奖;95年、96年、99年和2000年二等奖;2001年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2002年获全国二等奖2项,黑龙江赛区一等奖2项;2004年获全国二等奖2项,黑龙江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2005年获国际二等奖4项;2006年获全国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赛区一等奖5项,三等奖2项;2007年获得国际二等奖7项,国家二等奖2项,黑龙江赛区一等奖3项。2008年获得国际一等奖2项、国际二等奖6项,国家二等奖2项,黑龙江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该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数学方面有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图论及计算数学、概率统计等;在物理学方面有声子晶体、光子晶体、生物物理等;在光电子技术方面有光纤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薄膜光学技术、信息光学技术、激光与红外技术及光纤通信技术等,形成了一个以年轻学者为主体的优秀人才群体。年轻的学科带头人苑立波教授在光纤传输理论、光纤传感技术及智能结构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9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97年获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2000年获省青年杰出科技创新创业奖;2002年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3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称号;2006年获黑龙江省教学名师称号,其主讲的《光纤理论与技术》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学科带头人王政平教授在光学电流传感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9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学科带头人刘亚成教授在非线性发展方程整体解的存在性、稳定性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数学学报、数学年刊(全国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学科带头人沈继红教授已经成为数学建模方面的知名专家,其指导的学生和参赛队伍多次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省精品课数学建模的负责人。近几年来,该院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共计500余篇,学生参与发表论文150余篇。
数学与应用数学
以应用数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具备当前应用较广的数学模型与建模方法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并具有雄厚的数学理论基础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概率统计、数学建模、计算方法、运筹学、偏微分方程、最优化理论、计算机基础等课程。
本专业在开设传统数学课程的同时,又增加了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的数学模型课程。本课程搭起了实际问题与数学理论之间的桥梁,可开发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洞察力及解决问题的开创力。本专业强调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开设若干有关的课程,在毕业设计时也尽可能向数学模型及计算机软件等方向倾斜。另外,为了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并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本专业还开设计算机原理、自控原理等选修课,以使本专业学生有更广泛的就业机会。
信息与计算科学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计算方法、微分方程数值解、信息论的理论基础、编码理论基础、现代密码学、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
本专业在开设传统数学课程的同时,又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点,以面向21世纪的信息处理与信息应用为目的,增加了当前比较新颖的课程,例如信息处理的近代方法、现代信号处理、神经网络、数学实验、数学模型等等,以培养学生素质、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本专业强调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开设若干相关的课程,在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时将主要向计算机软件开发及数学建模等方向倾斜。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适应目前社会的极具生命力的专业,专业覆盖面几乎涵盖各行各业,社会需求量大。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适应能力强。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宽厚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新产品研发、设计、创造和应用新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光电子学、光纤理论与技术、微电子器件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微电子器件原理等课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包含物理电子学、光电子学及微电子学等领域,是电子与信息科学中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自身内容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所涉及的众多前沿方向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依托的新生长点。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现有教授13名,其中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2名,博士生导师5名。“光纤理论与技术”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已经形成了由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本专业已培养毕业生600余名。承担国家及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及省部委重点科技攻关及国际合作等近百项科研任务。在领域内发表研究论文500余篇,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数十项。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适应能力强,深受社会好评。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能在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电磁学、电动力学、光学、信息光学、光纤理论与技术、激光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激光计量学、工程光学A、光电系统噪声分析、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应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等课程。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的本科生适应新时代科技发展的需要,适应信息领域的需求,培养的学生在就业、发展、再深造等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