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9年各学院及专业介绍
2009-05-17 20:24:48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工业工程、车辆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车辆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有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其中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还具有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师63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7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74.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人,占教师比例41.3%,硕士学位教师32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教师比例92%。有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科技拔尖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市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名,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院有北京市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设有机电测控、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车辆工程、工业设计、工业工程、力学与材料实验室,有机电系统测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设备总值达到7000余万元,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学院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近五年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北京市精品课程2门,市级精品教材3部;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北京市教委课题和横向科研课题100余项,年科研到款额1000余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在各类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00余篇,进入国际三大检索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0余部。
学院与日本福井大学、德国耶拿应用科技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的相关学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每年选派高年级学生赴上述高校进行学习。
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在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学院办公室电话:010-82426906,82427149
学院网址:http://jdgcxy.bistu.edu.cn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80301)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及机电一体化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广泛领域内从事现代机电工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下设三个专业方向:机械制造与信息化制造技术、机械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工程、机械电子技术。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控制工程、机械制造技术、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动传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制造装备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以机、电、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制造工程宽口径知识,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有较强的计算机技能和专业技术实践能力,专业面宽、通用性强。毕业生可在机械、汽车、信息、电子、交通、轻工、能源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现代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光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软件开发、经营销售等工作。
工业设计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80303)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机械工程专业素质和艺术素质,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设计思维能力和熟练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表达设计创意能力,可以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和展示设计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人才。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机械工程、艺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工业设计史、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造型材料与工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计算机辅助立体设计、设计程序与方法、视觉传达设计、人—计算机交互设计、多媒体设计、展示设计等。
本专业毕业生通过大量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设计思维能力,能对设计对象和设计方案进行熟练的构思,并用多种手段和传媒进行表达,具有一定的产品开发、设计、组织、管理能力。毕业生可到现代制造企业、IT产业公司(企业)、传媒业、科研机构、事业单位以及高等学校从事设计、工程、宣传和营销等工作。
工业工程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103)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工业工程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事业等广泛领域从事生产过程或服务系统的技术开发、管理、规划、设计和评价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的管理人才,兼有工程技术基础和管理科学知识,知识面宽,适应性强;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和综合管理能力,是具有交叉专业背景的高级技术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机械工程、管理工程。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基础、人因工程学、生产管理、物流工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等。
本专业毕业生符合现代企业对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可在机械、汽车、电子、能源、交通、信息等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的企业、科研院所从事系统与设施规划、生产与质量管理、工作研究与评价、工程经济与价值工程等工作。
车辆工程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80306)
本专业培养具有汽车设计制造、汽车技术服务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从事汽车产品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艺管理、运用管理、销售与技术服务等工作,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汽车工程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测试技术、控制工程、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学、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电控技术、CAD/CAM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还进行围绕相关课程的大量实践环节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领域,可在相关企业从事汽车设计制造、生产技术与管理、科技开发、汽车应用技术与服务、汽车销售等环节的相关工作;还可以在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简介
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设有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系),均为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和通信工程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具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二级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等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授予权,其中“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1800余人,研究生70余人。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60人,其中教授10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2人,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现代光电测试技术实验室(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信息与通信系统实验室(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机电系统测控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本校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共建)以及3个院属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拥有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光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等本科教学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近三年,学院承接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以及其他科研项目100余项,参与或独立获得了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养成,努力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性强,业务基本功扎实,踏实肯干,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院办公室电话:010-64884696;010-82426915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80401)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能从事仪器仪表、光机电一体化以及测量与控制等领域的各种设备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信号分析与处理、精密机械设计、工程光学、电路分析、模拟及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测控技术、测控电路、传感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测控仪器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等。
本专业为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一支由一批教授、副教授以及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组成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学术团队。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目前承担多项国家和北京市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拥有机电系统测控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现代光电测试技术实验室(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研究所、测控技术与仪器实验室等多个教学科研基地,以及一大批先进仪器设备。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包括:在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学、材料、航天、环保等行业从事新型仪器的研发、技术支持、营销及管理工作;在信息产业从事信息的检测和处理工作;在航天测控部门、检验检疫部门、计量测试管理部门,从事测控技术研究、测试设备的检验检定、国家计量测试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工作;在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从事光机电一体化系统与设备的研发工作;在工业企业中从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办公室电话:010-8242689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80603)
本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及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主要特色为:以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传统信号和信息处理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应用平台,既强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特别注重锻炼实践创新和技术应用能力。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本专业主动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灵活设置应用技术方向,在高年级开设了三个限选课程组,“限选课程组一”侧重于基于网络的信号与信息处理,“限选课程组二”侧重现代电子信息系统设计,“限选课程组三”侧重于数字图像和视频处理。
本专业学生一次就业率较高,学生毕业后,可在国防、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和一般IT企业工作,主要从事通信与网络信息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DSP和嵌入式系统、FPGA和片上系统等技术领域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营销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本专业办公室电话:010-64884717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71203*)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该专业是跨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具有扎实数理基础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光学传感技术、光学测量技术、光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光信息处理技术,具备较宽广的专业技能、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在光信息检测和处理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有:应用光学、波动光学、信息光学、光学设计、光纤通信技术、激光原理及应用、光电检测技术、光网络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及应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等。人才培养突出以光子和电子为信息基本载体的信息特征,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采用光、机、电、计算机紧密结合的教学和学科体系,重视基础,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科学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本专业毕业生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电信部门、信息产业部门、航空航天、环境监测与保护、医疗卫生部门等,从事光学工程、光电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光纤通信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应用、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办公室电话:010-82426917
通信工程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80604)
本专业面向通信科技发展的前沿,培养具有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设备的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目前重点培养移动通信和光通信(包括光纤通信及光通信网)两个方向的专业人才。专业建设特色主要体现在:校企紧密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验室全面开放,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目前是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拥有一批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学术团队,其中80%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通信工程实验室拥有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先进实验设备。通信工程系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进行NC教育培训。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软件设计基础、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微波技术、数据通信网、SDH原理与应用、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电信运营企业、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电信部门、信息产业部门等单位从事通信设备的开发、调试、生产、运营、管理、维护等工作。同时也可到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防工业、以及IT企业等从事通信技术领域的科研、教学以及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办公室电话:010-64884695
自动化学院简介
自动化学院下设控制工程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4个行政单位。其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是北京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国家级电子信息与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为第一批招生专业;设有控制工程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室、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学院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及“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三个硕士点,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有教工74人,专任教师6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19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0.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人、硕士学位28人,硕士及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2.3%;中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7%。近年来,本院有1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名教师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名教师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4名教师获北京市属市管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称号;1名教师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称号。
近几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1项,国家发明2等奖1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100余篇。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2项,出版专著3部,教材5部。
学院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下设的16个专业子实验室为学生全面开放,并于2004年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实验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及北京市大学生电子类设计竞赛,累计获各类一等奖17个,二等奖及三等奖共50个。
自动化学院的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院办公电话:010-82426920
自动化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80602)
本专业以电为主,集机、电、控制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为一体,着重于控制和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使学生在掌握一般控制系统的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的同时,加强系统实验、测试、分析、设计、运行、科技开发和集成及相关工作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重点加强自动检测、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和运动体控制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电路理论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检测技术与仪表、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惯性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和基于网络的智能控制等。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四年不间断,除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安排了达二百多学时的实验外,还独立安排了共计35周的多门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国防、高等院校、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自动控制、自动检测、自动化仪表、工业机器人、网络控制、智能控制等领域的研究、教学、设计与开发工作。
本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第一批招生。
本专业办公室电话:010-8242692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80601)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宽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及计算机应用,并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研究和企业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工程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电气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设计、电力工程基础、电气工程(项目)设计规范及预算、微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DSP原理及其应用、交流调速及变频器应用、供配电技术(侧重楼宇供电)、继电保护、电梯控制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和电机节能技术。本专业重视专业基础,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设施完备,专业课程注重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电机节能技术、建筑供配电及楼宇自动化等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办公室电话:010-82427164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80627)
本专业以智能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基础,以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交互和智能系统集成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应用平台,具有理论与广泛的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培养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集成的研究、设计、开发及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网络、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机器人学、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数据挖掘与处理、机器学习、智能信息处理、专家系统等。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四年不间断,除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安排了达二百多学时的实验外,还独立安排了共计35周的多门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国防、高等院校、企事业等单位从事智能制造技术、智能网络技术、智能检测技术、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监控等领域的研究、教学、设计与开发工作。
本专业办公室电话:010-64884004
计算机学院简介
计算机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教研室、专业基础部等四个教研机构;教学实验室有微机与接口技术实验室、EDA/单片机实验室、计算机原理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技术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网络原理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集群机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有计算机开放系统实验室(校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研究室、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以及Java实验室等。
该学院设立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该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招收该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列入北京市级特色建设专业,软件工程专业评为北京市级骨干建设专业和优秀教学团队。
该学院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教师、教辅人员63人。教师、教辅人员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职务)12人、副高级职称17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教辅人员比例为46%。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另有在读博士4人),硕士学位的26人,博士、硕士占教师、教辅人员比例为58.7%。学院有多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电子工业系统优秀教师、北京市高教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总工会授予的爱国立功标兵等,有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该学院教师撰写出版计算机类教材多本,其中有教材分别获全国工科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二等奖、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市精品教材等。
该学院近年来投入大量经费进行实验室建设,目前实验室的设备和环境均达到国内高校的较好水平。近年来,该学院的科研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中科研项目总经费500余万元,其中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含子项)9项,863课题(含子项)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出版教材20余本。
该学院的办学特色体现在:注重加强基础理论,注重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以及构建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重视开展学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科技社团,开展学生科技活动;重视教学过程管理,重视教学质量管理,重视教学规范管理,保证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该学院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历年来,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较高;学生考研率和考研质量较高;毕业学生中已有一批学生有所成就或成就显著。
学院办公室电话:64884706
学院网址:http://jsjxy.bistu.edu.c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806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理论与相关技术相结合、面向应用的宽口径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实践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相关的设计、研究、开发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设的主要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基础、软件工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等。专业方向课程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单片机系统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编译原理等。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还要参加各种实习、实践训练、实验、上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本专业近年来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建设、增强实践能力训练、加强同企业与市场的联系与结合等方面积极推进,取得成效。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系统分析、软件开发、硬件系统设计、维护以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生产、科研、院校或公司等部门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研究开发及维护等专业技术工作。
本专业办公室电话:010-64884114
软件工程专业(理工科四年本科专业代码080611)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及先进的开发技术,具有较强的软件设计与实现、项目规范管理、交流与组织协调、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技术,软件工程导论,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型驱动程序设计方法,软件建模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操作系统与网络,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等。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软件基础理论、技术及应用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软件系统建造与运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做人,成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工程师。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科研、院校、公司、企业等部门从事软件程序设计、软件评测和维护、软件系统分析、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
网络工程专业(理工科四年本科专业代码080613W)
网络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针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对网络人才特定需求而新设置的专业。该专业为我校2008年新设专业,也是目前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中唯设置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网络技术发展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网络工程的设计原则及技术,具有较强的网络需求分析能力、网络规划设计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网络维护管理能力和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电路与电子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工程技术、网络管理、网络安全、WEB程序设计等。此外还开设了网络操作系统等20多门具有专业特色的选修课程。
本专业充分利用邻近中关村的有利地理位置,与国内外著名IT企业进行交流和联系,注重跟踪和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培养的学生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计算机尤其是通信、网络人才的需求。
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跨管理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门类,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学等6个本科专业。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5个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1个工程硕士(工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学院下设会计系、、财务与投资系、企业管理系、经济与贸易系和营销管理系等5个教学单位和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会计学、财务与资本运营、企业管理、营销管理、实验经济学等5个实验室);建立了北汽福田、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华夏天海会计师事务所等8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近5万册专业藏书的资料室。
经济管理学院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9人、教辅人员2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5人,占教师比例为25.3%,硕士学位的有66人,占教师比例为66.7%,教师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36人,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比例为48.5%。教师中拥有一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政府津贴专家、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拔尖人才、北京市政府顾问、国家注册审核员、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等证券投资专家等;他们分别在计量经济、科技管理、证券投资、质量管理、资产评估、企业成长、人力资源、并购和财务会计教学与科研领域颇有建树,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院与爱尔兰都柏林格林菲斯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州帕克塞德分校等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项目已启动),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合作举办了国际商务硕士课程班(本硕连读)。
学院拥有多个研究机构、研究团队和重点学科。其中,省部级研究机构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社科研究基地——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省部级研究团队2个:北京市属高校知识管理学术创新和科技创新团队;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和企业管理等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校院级研究机构3个:实验经济学研究中心、知识管理研究所和企业成长研究中心等。学院利用北京市专家人才优势,与著名科研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不仅承担着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专项建设任务,也为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等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同时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格局。
近五年来,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研经费达1000多万元,共完成了10多项国家级项目和28项省部级项目。其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全国行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部分项目经省部级鉴定,10多项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出版专著30多部,译著10多本,教材26本,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文500余篇。
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成果直接引入教学,带动学生参与;为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适应环境快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育人基础。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院办公室电话:010-82427131
会计学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203)
本专业培养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等部门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特色为会计基本功扎实、学生动手能力强、会计电算化和专业外语能力强,能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在会计准则趋于国际化的环境下,各类组织对从事会计制度及核算系统设计等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资金运作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初级会计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政与金融学、统计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信息系统、预算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及实务、会计英语、管理会计、审计学、内部会计控制设计、高级会计学等。其中管理会计采用英文教材,教师用双语教学。
会计学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203)
本专业培养在会计师事务所、财政管理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从事审计、资产评估等相关业务及税务代理、财政咨询等管理咨询业务,同时也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会计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方向特色为会计、审计基本功扎实,学生动手能力强,计算机和专业外语水平较高,以适应加入WTO后我国会计、审计、资产评估、财务管理咨询中介服务市场进一步开放的环境下,对注册会计师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毕业生可在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审计、评估、管理、咨询等工作。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初级会计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财政与金融学、统计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务与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会计、税法、税收代理实务、财务管理、审计学原理、证券学、资产评估、高级会计学、会计英语、管理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公司战略管理等。其中管理会计采用英文教材,教师用双语教学。
财务管理专业(公司理财方向)(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204)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特色为财务、会计理论基础扎实,理财能力、投资分析能力和专业外语能力强,能适应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高层次需求。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财投资分析、资金管理、财务核算、财务计划、财务管理软件设计、资产评估等工作。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经济学、工商管理。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初级会计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经济法、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政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管理会计、财务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资产评估、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财务管理专业(证券与投资方向)(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204)
本专业培养能在各类证券经营机构、投资机构、基金公司、上市公司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证券投资、证券投资分析与操作、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的特色是金融、证券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证券分析能力和证券操作能力,学生既掌握财务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又具有较丰富的证券投资知识及技能,以适应我国创新金融体制下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生毕业后不仅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而且可在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领域从事证券投资分析、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工作。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金融法规、初级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成本管理、金融学、国际金融、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金融市场学、风险投资、商业银行经营学、高级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等,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201)
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具备运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和手段,从事生产与质量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特色为突出工管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以适应对工商管理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可在机械、汽车、信息、电子、交通等工业部门以及服务部门从事有关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经济学、工商管理。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会计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与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管理模型与计算机应用、生产与运营管理、基础工业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
本专业办公室电话62930210
工商管理专业(服务运营管理方向)(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201)
本专业培养适应服务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掌握与服务经济紧密相关的运营管理理论,具备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分析和解决服务领域管理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培养特色为:突出计算机辅助服务管理手段运用能力及商务英语能力,突出现代服务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可在信息、金融、保险、健康、教育、娱乐等服务业相关部门及制造领域服务部门,从事客户管理、设施管理、运营计划管理、绩效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工商管理、经济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宏观和微观)、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分析与预测、国际工商管理、电子商务、消费者行为学等。
本专业办公室电话:010-62930210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文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205)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公司和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学、政策研究及理论科学研究工作,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特色: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向北京、兼顾全国,以应用为主,重视学生在知识、素质、能力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系统方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决策与运作能力,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一门外国语;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工商管理、经济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统计学、劳动法、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等。
本专业办公室电话:010-62930210
市场营销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202)
本专业培养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与愈演愈烈的全球化经济具有高度适应能力与开拓能力的、能在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从事营销管理、咨询与策划工作或流通管理工作,以及能很好胜任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设置两个方向,即营销企划与流通运营。课程规划分“营销企划”、“流通营运”和“信息商务管理”三大学程,以“营销”与“流通”为教学核心,并以“信息应用”为导向,一方面奠立学生正确的营销观念与技巧,另一方面则特别强调POS应用、连锁企业与零售经营等流通管理技术的养成,辅以信息科技的强化训练,希望所教导出来的学生,一进入企业能立即上手,成为理论实务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经济学、管理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财政与金融、统计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计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广告学、消费行为学、国际商务(英)、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销售管理、连锁经营管理、零售管理、品牌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
经济学专业(文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20101)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分析方法,能够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社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政策咨询、经济预测及规划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特色:本专业在教学环节中强调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严格训练,在实践环节中强化经济学实验、产业组织调研、证券投资模拟操作、社会调查、课程论文写作训练。课程安排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通过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数学与统计学、经济学专题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经济分析与预测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在信息等产业政策分析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主干学科: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中级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投资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流派、当代中国经济专题等。
经济学专业(国际贸易方向)(文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20101)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掌握外贸业务基本技能和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及经济分析方法,能够在政府经贸管理部门、社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国际贸易与经济分析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培养特色为:在教学环节中强调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严格训练。在实践环节中强化国际结算、国际贸易流程、国际商务英语函电与口语等外贸业务技能训练,通过社会调查、课程论文等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课程安排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通过经济学基础理论、经贸英语和经贸实务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经贸活动以及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在经贸业务及经济分析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经济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中级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国公司概论、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电子商务、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实务、经贸英语、国际商务等。
信息管理学院简介
信息管理学院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电子商务、审计学(计算机审计方向)和管理科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突出信息优势、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是我院的办学特色。5个专业已经形成交叉渗透、协同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侧重培养应用信息技术(IT),解决社会经济系统及其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安全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学院建有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实验教学中心,下设信息系统实验室和信息安全实验室,支撑该院五个专业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信息化(ERP)和计算机审计5个实验教学平台。学院拥有跨学院共建的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开展智能决策系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指导和科学研究工作。
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专职教师49人。在专职教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44.9%;博士后4人、博士18人、硕士17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79.6%;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46人,占93.9%。有二名教师荣获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多名教师荣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项资助和荣誉称号。
近年来,信息管理学院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同时推动了学院的专业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近三年来,由该院教师主持或参加的在研国家级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25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达200多篇,其中有60多篇被SCI、EI和ISTP检索。先后有多名教师出国或赴港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学院多数教师都承担着各级教学改革项目,在相关的专业教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本院教师获得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30多部。同时学院还加强了对外横向合作,多年来一直与国家职能部门联合培训审计信息化高级专门人才,积极参加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
学院办公电话:010-64884680,64884676,64884667(传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102)
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经济学基本知识,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行业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分析和解决社会及经济系统的管理问题,成为能够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本专业下设两个专业方向:信息系统开发、企业信息化。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下的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如: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系统开发入门、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基础、操作系统、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测试技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管理经济学、企业经营管理模拟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高达400学时以上,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是一个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特点的专业,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管理为目标。四年中,学生不仅可以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和经济学等专业的课程,同时还可以选修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和计算机审计等专业或方向的课程,具有专业面宽、通用性强的特点。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各类企业从事信息系统专业领域的研究、开发、应用、教学和管理工作。
信息安全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71205W)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好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信息管理以及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从事信息安全产品开发、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咨询服务、信息安全管理与执法等工作的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专业方向为信息系统安全。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与电子技术、通信概论、信息论基础、密码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网络安全协议与标准、防火墙与VPN技术分析、入侵检测技术分析、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网络管理、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等。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在400学时以上,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开发能力和分析、研究、解决信息安全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专业,融合了计算机、通信、管理、法律等学科的知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侧重于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与防范。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安全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国防、金融、公安和商业等部门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的管理服务、技术应用、研发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电子商务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209W)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电子商务运作管理、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从事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开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本专业的专业方向为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运筹学;信息系统开发入门、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网络营销、网上支付与结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开发与运营等。
本专业在教学中注重计算机实践教学,培养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知识相融合、侧重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工商企业、物流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系统运作与管理、开发与应用、科研或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审计学(计算机审计方向)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208W)
本专业培养具备必要的审计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手段和会计学、审计学的知识与技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计算机审计、计算机会计和审计实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的专业方向为计算机审计。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审计学原理、审计实务与案例分析、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系统开发入门、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财务管理、计算机会计、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计算机审计。
本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复合型的应用型专业。在高年级设置了适合本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多门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审计相结合的综合类课程和实践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在400学时以上,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审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计算机审计实务、计算机会计实务、计算机审计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管理科学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101*)
本专业培养具备必要的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决策理论和方法进行优化分析,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决策过程的建模、分析、求解及实施工作的本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专业方向为规划与优化理论方法的计算机技术实现。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生产运作管理、管理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决策理论与方法、预测方法与技术、系统工程、系统建模与计算机模拟、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本专业是为培养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中所急需的复合型管理类应用型人才而设置的,具有交叉学科特征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国家职能部门、各类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参与对组织管理、运营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科学决策和组织实施或从事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人文社科学院简介
人文社科学院设有行政管理、传播学两个本科专业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点。人文社科学院设有公共管理系、信息传播系、哲学史学部、政治经济学与法学部4个教学系部,下设行政管理教研室、网络传播教研室、中文教研室、史学教研室、法学教研室、哲学教研室、政治经济学教研室7个教研室。目前共有专职教师5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4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8人,共占全体教师的76%。人文社科学院的专业实行双证制(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培养。人文社科学院在教学上突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除原有“办公自动化演示室”等实验条件外,2007年投资400余万元新建了传播学实验室。人文社科学院拥有固定的校外实践实习基地。近三年人文学院教师共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27项,发表学术论文179篇,出版著作、教材8部。
学院办公电话:010-82427107
学院网址:http://renwen.bistu.edu.cn/
行政管理专业(办公自动化方向)(文理兼招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301)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知识,具备应用现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知识和职业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公司及社会团体的管理部门从事行政事务管理、信息管理与服务、协调沟通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运行和信息开发等相关工作的高级行政管理人才。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行政法学、政府经济学、公共关系学、行政公文写作、程序设计、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办公自动化概论、管理信息系统导论、办公自动化设备技术基础、政务办公软件应用等。
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文理兼招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10301)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行政管理和电子政务的基本规律,具有较为广泛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管理事业单位从事电子政务系统建构、管理工作以及在公司、企业从事网络信息管理与再开发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应用行政管理、行政法、公共管理概论、政府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程序设计基础、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概论、电子政务法律导论、电子政务模式比较、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电子政务数据库系统、政府网络建设与维护等。
传播学专业(网络传播方向)(文理兼招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50305W)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传播学知识背景,掌握交互媒体设计、数字声像表现、网络媒体管理等数字媒体理论与应用,熟悉新媒体运作机制,通晓新闻传播政策和法规,熟练掌握网络媒体应用技能,能够在广告、媒体、宣传、印刷以及相关文化产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现代传媒的业务操作及网络广告制作和广告策划、营销管理、媒介市场分析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的人才。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传播学概论、信息管理理论、媒体组织与策划、网站策划与经营管理、网络技术基础、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视觉传播、媒体形象设计等课程。
外国语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4人,高级职称2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9人,海外留学或短期出国进修的教师近30人,具有比较雄厚的教学师资力量。
外国语学院下设外语系、外语一部、外语二部,除专业英语外,还担任大学英语、研究生英语等教学任务,开设了德语、日语、俄语等语种的课程。现有先进的语言实验室16个,英语语言自主学习中心1个,同声传译实验室1个。常年聘请外籍专家授课讲学,保证了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外国语学院现设有英语专业(商务方向和翻译方向),为北京市及全国其他地区培养从事商务英语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高级翻译人才。外国语学院参照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管理模式,从06级起在外语专业学生中施行“学科导师制”,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提高。从一年级起,每个学生都配有专门的指导教师,负责该学生的学科和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和实用能力。
学院办公电话:010-82427114
英语专业(商务方向)(文理兼招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50201)
本专业培养既有坚实的英语基础、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又掌握经贸业务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从事商务英语工作的专业人才。其专业特色为: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特别是听说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具有经济学、管理学、财会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经贸业务的理论基础知识及业务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外国语言文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高级视听说、同声传译、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外贸函电、翻译、英语语言学、高等数学、国际贸易、外贸实务、国际金融及计算机应用等。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从事外贸部门、三资企业等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也可从事一般企事业单位的口、笔译工作,市场就业前景良好。
本专业办公室电话:010-82427114
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文理兼招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50201)
本专业培养既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较强的口笔译翻译实践能力,又具有一定工程背景、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从事英语科技(文学)口笔译翻译工作的专业人才。其专业特色为: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具有广泛的语言文学、翻译学、科技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口笔译翻译实践能力特别是同声传译和科技资料的翻译能力。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外国语言文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高级视听说、英语口译、交替翻译、同声传译、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学翻译、科技翻译、英语写作、英语语言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等。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从事外贸、外事部门、三资企业、出版社及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口、笔译工作和一般的涉外部门的翻译及管理工作。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增多,高层次口笔译人才市场需求旺盛,就业前景看好。
本专业办公室电话;010-82427114
理学院简介
理学院现有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具有应用数学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两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点,应用数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理学院现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学生,培养应用数学、电子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统计学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理学院现有四个实验室,即大学物理实验室、理综专业实验室、科学计算与研究生教育实验室和传感器技术实验室,其中传感器技术实验室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理学院现有96位教职工,专任教师71人,实验系列教师10人,科研编制教师7人,学工和行政人员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6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的教师占教学与科研教师总数的5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学与科研教师总数的76.7%;理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生导师2人;归国留学人员7人。张福学教授是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谢冬秀教授获07年度北京市名师称号。学院入选北京市属高校学术创新团队1个;入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精品课程1门;入选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人;北京市师德标兵2人;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2人。
理学院科研项目侧重于军工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军工预研和军工配套项目60多项,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过去的几年中,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省部级奖17项,国内外专利16项。学院年均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二十余篇论文被SCI、EI检索。传感器技术研究中心已建立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ISO9000认证。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在工业CT、图象处理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2007年理学院实到科研经费709.05万,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人均超过两篇,被SCI检索的文章25篇;07年获发明专利10项,获行业奖励2项,研究实体张福学教授参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雄厚的科研实力为理学院培养了大批掌握高新技术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几年大量高年级本科生也参与到相关科研项目,这对提升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起到了较好的提升作用。
学院办公室电话:010-82427120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70102)
本专业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交叉渗透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开设的主要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方法、数学建模、离散数学、信息论基础与编码理论、运筹与优化、面向对象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基础、软件工程、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性和较广的社会就业面,适宜到高等学校、机关、企业、科研院所、生产管理、金融经济部门从事教学、科研、软件开发设计、工程计算、数据处理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71201)
该专业的研究领域和相关技术是信息产业支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微电子机械与微系统、电子系统、计算机、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基础与专业技能,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信息论与编码、半导体物理、微电子技术、VHDL与EDA、印刷电路板设计、可编程器件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信息安全技术、智能传感器系统设计与应用等。
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邮电通信、广播电视、金融、国防、中等院校、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和部门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教学、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
统计学专业(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71601)
本专业培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能在包括信息处理,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方面应用统计学解决问题的人才。
统计学专业课的设置参照国内外院校统计学院或统计系的课程设置,强调理科定位,注重应用性强的课程。本专业主干学科是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实验设计,数据挖掘,保险精算,计量经济学,人口数学,运筹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等。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应用数学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数理统计等统计分析和经济预测的方法,能运用计算机等工具解决一些经济领域的实际问题,既能在经济与金融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信息管理、经济定量分析,也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还可在金融证券分析、保险、咨询、投资预测等行业从事各种统计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