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备考:“抓好三个点”“走好三大步”
2009-05-05 11:45:01长江日报
磨砺十二春秋,终于走近高考,师生、家长乃至亲友无不期盼着收获丰硕的成果。按照武汉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教育教学管理的精神,硚口区教育局特别强调遵循规律、因材施教、科学备考,人文备考,轻负备考。在满怀信心迎战高考的最后阶段,武汉四中遵循规范管理的规定,分层教学、促进临界生升格上档,坚守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学生的实际学力和个性发展需求,实施“333”工程,在分层教学、促进临界生升格上档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所谓临界生,就是成绩临近某个批次有线分数线上下一定区间的学生。如能诊断出这类学生某一、二个薄弱学科在知识与能力上某几方面的薄弱环节,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攻克这些薄弱环节,学生的成绩就可突破某批次临界线的瓶颈,达到稳定批次甚至提升批次的目的。
首先是“抓好三个点”。对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确定相应的标高,让尖子生“能吃饱”,让中等生“跳一跳能摘桃”,让三本的希望生“吃得消”。其一是抓好一个重点——文理体艺飞一批线临界生的治薄,治薄的标高是“抓中档题,求正确率”。其二是抓好一个亮点——文理科尖子生争取清华北大有位子,培优的标高是爬坡题。其三是抓好一个起点——三本线临界生,标高是基础题。
其次是“走好三大步”。例如抓一批线临界生的治薄方法,第一大步——“七上八下选拔临界生”,即在一批有效分线上7分、线下8分以内的学生选定为临界生。第二大步——找准薄弱环节,先与每名临界生协商选择1-2门与单科有效分相距较远的学科,将名单和学科印发相关老师和学生;再找相关学科中错误率较高的章节、知识点、能力点,要求相关老师每个阶段收集临界生该学科不少于5套考卷及综合训练卷,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诊断,师生双边明确缺陷所在和治薄方向。第三大步——针对“病灶”治薄,一要治思想与习惯之薄,二要治知识与能力之薄,三要治方法与规范之薄;治薄老师依据考纲与信息,对照临界生缺陷,分专题精选精编中档题,除每周每科一套题外,临界生每天另加2道治薄题,老师及时面改面评,不求多而求过关,追求正确率。这样既减轻了套题的负担,又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备考效率。
要“抓好三个点”,“走好三大步”。关键靠落实,这就需要“强化三种执行力”。一是分管领导的管理执行力,二是治薄老师的辅导执行力,三是临界生的训练执行力。如果措施不力,落实不力,流于号召,流于形式,不仅不能把可上可下的临界生拉一把,送他们上升一个层次,而且会浪费优生,误人子弟,因此“成败在于执行力”!
武汉四中近三年均于高三上学期末启动临界生治薄工程,不仅将临界生提升了一个层次,而且促进了前一批次的学生,带动了后一批次的学生。2008届录取中考516分以上31人,高考纯文理科上一批线94人,增长63人,增长人数全市第一,文理科一批线保优率列全市省示范高中第一位(不含保送、体育、艺术、飞行员);2009届录取分配和中考优生63人,高三2月考上一批线108人,增长45人,理科最高分进入全市前5名,高三4月考上一批线115人。一批线有效数跻身全市十强,一批线增长人数全市领先,600分以上20余人。武汉四中在因材施教、分层治薄工作中尝到了甜头。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