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语文知识点 > 200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全解【上海卷】(4)

200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全解【上海卷】(4)

来源:网络资源 2009-03-23 11:14:09

  上海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l题。(16分)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则人谁肯固矣(    )         (2)其必济(     )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乘城(     )

  18.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20.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2分)

  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①子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

  ②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浣衣洗钵也;比之夏,如辞贵游而侣韵士于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耻孤寒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灯也。天以此时新其位置,洗其烦秽,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动曰“悲秋”。予尝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余悲夫悲秋者也。

  ③天下山水多矣,余不足以了其半,而辄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难去。入雷山恍然,入洪山恍然,入九峰山恍然,何恍然之多耶?然则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来,而山山若遇也。予乘秋而出,先秋而归。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亦可乐也。

  ④曰“秋寻”者,又以见秋而外皆家居也。诞先曰:“子家居诗少,秋寻诗多,吾为子刻《秋寻草》。”

  [注]①贵游:无官职的王公贵族。②孤寒:贫寒无依靠的人。

  22.第②段画线句用不同的形象对应一年四季,好在哪里?(2分)

  23.对“予悲夫悲秋者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对悲秋者的因秋而悲感到悲伤。
  B.我与那个悲秋者有着强烈的共鸣。
  C.我为悲秋者的情不由衷感到悲哀。
  D.我为宋玉那样的悲秋者深感悲伤。

  24. “悲秋”是古人常有的感慨,文中能体现这一现象的一个字是________。(1分)

  25.第③段可分为两层,概括层次大意。(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解析

  17.4分 (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18.2分 B

  19.6分(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亡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2)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1分)

  20.2分 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1分),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1分)。

  21.2分 深明大议(1分)、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

  22.2分 形象直观地(1分)表明作者对秋的喜爱(1分)。

  23.3分 C

  24.1分 动

  25.3分 (1)与山相知之乐(2分),答“恍然之乐”得l分) (2)家居之乐(1分)

  26.4分 开头交待了“秋寻”的缘由(1分),结尾点明诗集的主要题材(1分)。首尾呼应, 结构严谨(1分)。 “秋寻”作为线索,贯穿全文(1分)。

  文言文翻译参考:

  (五)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达项城县。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师。县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 “您是县官,叛贼到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成了他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夺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杨氏说:“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这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贼俘虏呢?”众人都流泪答应了。于是杨氏宣布命令:“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贼人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赏他万钱。”得到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不分老小,一定照顾周到均匀,杨氏让李侃对敌人通话:“项城父老,守义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不怕牺牲,即使得到我们的城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失利,没有什么好处。”判贼都笑了。这时有流矢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而归。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能固守阵地!即使死在城上,岂不比死在家里有意义吗?”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没有高城深沟来固守。判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跳过城墙而攻下项城。此时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他们的统帅是李杀烈的女婿。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刺史把李侃的功劳上报了,上级下命令调李侃任绛州太平(今山西临汾)县令。

  (六)我赴朋友孟诞先的约会,才有这次寻游,这时候是秋天,所以叫做“秋寻”。

  秋天,草木稀疏而不多,山川安静而不媚俗。秋和春相比,就好像舍弃佳人而遇到一个高僧在洗衣刷钵一样;秋和夏相比,就好像是舍弃无官职的王公贵族而与高雅的书生在结伴去追寻清澈的泉水洁白的玉石一样;秋和冬相比又好像以贫寒无依靠的寒士为耻而在夜雨中稀疏灯火之下显露英雄气概。上天在这个时候更新它的位置,洗去它的烦恼污秽,等待游人来到,而游人不能自己使自己的心胸清洁来寻求秋所在的地方,却动不动就说“悲秋”。我曾经认为宋玉有悲情,所以悲秋。后人未曾有悲情却悲秋,不相信自己的胸中的真情却去相信纸上的东西,我对这些悲秋的人感到悲哀啊。

  天下山水多了,我不能够明了其中的一半,却总是在耳目步履之中得到一块小石一潭清泉,留恋难以离开。进入雷山猛然领悟,进入洪山猛然领悟,进入九峰山猛然领悟,为什么领悟得这么多呢?既然这样,那么是我的胸中或许本来就有一个“猛然领悟”,这样一来山山都像是我的知己了。我趁着秋而出来,又在秋之前而回家。我家有五个弟弟,成年的有四个,都能凭借极其奇异的性情补充我不能达到的地方,养花的大棚,长满小草的小路,柳树映衬下的堤岸和瓜架之间,也都有快乐啊。

  说“秋寻”,又因为除了会见秋以外我都是在家里的,诞先说:“你在家里写诗少,寻秋时写诗多,我给你刻写一篇《秋寻草》”
 

收藏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