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171中学的优质生:走过别样“高三”(图文)
2008-07-16 10:21:32现代教育报文章作者:冉阳 雷玲
他们,是几个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
他们,却不是只能考试答题的“书呆子”。
北京171中学,留下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影像,也留下了他们快乐成长的痕迹。这些全面发展的优质生们拥有怎样的“高三记忆”呢?让我们走近他们的高三,走进他们的世界——
张依伦:耶鲁大学的漂亮女生
语录:被耶鲁大学录取后的几个月,自己一直呆在家里,其实心里一直很想念同学和老师。转眼入夏,偶尔去到学校,经过操场上跑道,还是习惯性的腿软。171中学有我太多的回忆。如果上天给我一个机会,我还想再来一遍高中三年。
相比别的高三学生,张依伦的高三生活相对很轻松。因为在大概一月份的时候,她就收到了通知,被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所以,高三下学期,她一直在家学习德语、看书,希望能够更加充实自己。
张依伦是个很漂亮的女孩,谈吐也大方得体。在她的高中生活中,课余活动占很大一部分,包括演戏、编剧、唱歌比赛、跳舞比赛、联欢会筹划、文学社等等。“我认为这些事情才能真正让你记住高中生活的细节,充满了与同学情感上的“交集”,很是宝贵。就像我小学的时候偶尔旷课和妈妈出去玩,尽情地接触自然,比坐在教室里听一天课要收获多得多。”
张依伦评价她自己是个“极其不用功而且特别好玩的人”,很多重大考试之前的复习假时间,基本上都是看肥皂剧度过的。但她的学习天分很高,尤其在英语方面。受家庭的影响,张依伦很小就看过很多英文动画片,后来慢慢开始习惯读英文书籍。对此,她乐在其中,觉得“能熟练使用另一种语言,就像进入了一个谁都进不去、只有自己知道入口的五彩泡泡世界里,所以越来越喜欢”。
“我一直想去远一点的地方上大学,因为觉得只有走的地方多了,人才能更看得清自己,从而更清楚自己的目标。”刚上高中,张依伦想上香港的大学,后来高一暑假知道了SAT考试,便开始筹备报考国外学校。良好的英语基础和多才多艺的表现,让她顺利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李文婕:文科班的“理科女生”
语录:高三结束了,又是一个轮回。是结束,亦是开始。如果一定要让我总结的话,我只想说两个字——无憾。
高考数学成绩146分,报考了北京大学的经济系,之前曾考虑过报考信息管理专业……听到这些信息的时候,记者不免有些怀疑李文婕的文科生身份。
可是,长相甜甜的、说话很温柔的李文婕的确是一名文科女生。与一般的文科生不同,李文婕不偏科,甚至她的理科科目成绩在理科班也算得上名列前茅。但是,当谈到自己时,李文婕很谦虚:“其实,我挺普通的,没什么特长,没什么名声,甚至当排单科名次时,我也鲜有高居榜首的时候。”但是,就因为李文婕的不偏科,当所有成绩加在一起排名次时,她便崭露头角。
李文婕告诉记者,当初她之所以选择读文科,是因为觉得自己在理科方面的优势能够在文科得到更好的突显。本着这样的“经济意识”,看上去很适合读理科的李文婕选择读了文科。对于自己的选择,她认为:“文科让我有了更多的知识收获。”
“读经济专业”、“进外企工作”……对未来很有计划的李文婕很有吸引力。“在学校,我是个‘作业狂’,总是紧着每一分每一秒把作业写完,经常在学校便完成了所有作业。然而回到家,我并没有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把一切节约出来的时间都用于学习。我也会玩游戏,也会看小说,也会上网。”
李文婕喜欢很多东西,对不少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喜欢研究电脑配件,喜欢在电脑上“P图”,喜欢看奇幻小说,喜欢仙剑那样跌宕起伏的游戏……“若是每一种技能都有等级证书的话,我大概会有一堆‘入门级’证书吧。”
许春雯:等候“单子”的幸福
语录:即使是普遍的真理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唯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或许,我的秘诀之一就是不迷信别人的“秘诀”。
高二的时候,许春雯是学校的团委副书记;高三的时候,她又成了学校里为数不多的学生党员;高考的时候,她又以625的高分如愿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如愿读了自己从小就喜欢的中文专业……
许春雯,一个看上去文文静静的女孩子,却似乎蕴藏了巨大的能量,总能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在跟许春雯的接触中,记者把这个女孩的成功归结为两个字——计划。
的确,许春雯从小就是个很有计划的孩子。她喜欢文学,从小就开始接触各类名著典籍,小学没毕业,她就已经把四大名著全部读完。临进高三,许春雯仍然给自己做好了“高三计划”。
“诚实一点说,高三的生活的确是隔绝的。很少能关注最新上映的电影、最新发布的唱片,更新得最快的恐怕报纸上一页又一页的考试信息了。”但是,许春雯并不觉得高三很痛苦,相反她用另一种方式感受了高三的别样幸福。
她说:“真正到了高三,会发现暂时与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告别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我就为自己列出一条长长的单子,上面写满了高考之后可以做的事。也许真正考完后,这些事情早已被抛至脑后,但是那个单子却是高三难得的精神支柱。要知道,等待是最幸福的。”
“高考之后就能再次重温《哈里·波特》,就能和论坛上的‘哈迷’一起写‘同名小说’,就能到自己喜欢的学校读自己喜欢的中文专业……”有了这样的“单子”,许春雯抱着一种快乐的心态度过了高三生活。
马可 我的高三很“点儿背”
语录:“点儿背”不能赖社会。高三一年,我是咬紧了牙关,更加努力。还好,总算高考没再点儿背,考得还不错。
马可,有点微胖但可爱、有点贫嘴但很幽默的男生,从小把清华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越到高三,这个目标也越发清晰。但是,他自己所描述的高三生活似乎有点“点儿背”。
“点儿背”是句北京话,也就是不顺的意思。他的高三究竟碰到了什么不顺了呢?
高三刚一开学,马可便报名参加了一项物理竞赛。“当时也算别有用心,因为这个物理竞赛得奖的话,高考会加分,这就能加大我考清华的胜算。”就为了清华的梦想,马可暂时放弃了自己好多的爱好,认认真真地学习了一个假期。结果没想到,临到考试的时候,马可却病了,这一病,竞赛拿奖的事也就泡汤了。
再往后,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笔试,马可顺利过关;面试,“点儿背”的事再出“江湖”。“当时考官考了我一个关于石油价格上涨对于中国影响的问题,当时我就懵了,平常对于石油什么的没太关注过。”就这样,用马可自己的话说,“清华自主招生因为‘石油’而‘挂’了。”
“哎,点儿背不能赖社会。我是咬紧了牙关,更加努力。”乐观的马可没有因为“点儿背”而一蹶不振,相反,他是越挫越勇,考清华的想法也更加坚定。
高三的日子里,马可一如既往地过着“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下课时接个话茬、耍个贫嘴,课余时间上上网、打打游戏、听听歌、弹弹琴。但是,该学习的时候,马可从来没放松过。
还好,高考没再“点背”,马可考了685的高分,他离自己从小的梦想——清华大学不远了。
刘昕 才子不光会学习
语录:不管过去多么辉煌,未来还需要现在的拼搏。我会继续用心付出,从新的起点出发,把收获留给昨天,把参与和坚持留给今天,把希望和梦想留给美好的明天。
刘昕,学习很好的一个男生,高考总分考出了693的高分,是北京东城区的理科第一名。平常在学校的时候,刘昕就是个获奖专业户,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各种竞赛中,他都有获奖。今年年初,他便以高分顺利通过清华大学2008年自主招生考试,享受高考成绩在清华线下30分录取和保证录取第一专业志愿的优惠政策。
除了学习好,刘昕还是那种很有才艺的学生。高一时他策划组织并亲自撰写了诗歌朗诵《我有一个梦想》,朗诵在全校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不久,他又组建了171中学清泠朗诵团,带领一帮热爱诗歌散文的学生一起用声音表达诗歌思想感情;校辩论会上,他敏捷的思维、严谨周全富有针对性的陈述、流畅的表达论辩、独到的观点及分析,获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认可;学校红五月歌咏比赛和“青春舞步跳起来”舞蹈比赛是文艺部工作最艰难的时候,是他帮助文艺部渡过难关;王府井奥运先锋岗活动中,他担任志愿者,向过往的中外游客介绍北京奥运会……
学习好、才艺出色、谈吐举止成熟稳重……这些因素都给刘昕打上了才子的标签。但面对自己的成绩,刘昕给出了一个很客观的解释:“高中的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和活动平台,我便决定把自己的视野向外扩展,不仅要学好课内知识,还要有所延伸。”于是,课内课外的刘昕都很注重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他坚信,“凡是参与就有收获,经历才是自己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