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学校VS专业谁优先
2008-06-26 11:00:20燕赵都市报文章作者:
出场专家:衡水中学刘邦重
填报志愿时,到底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学校、专业各有各的优先权
观点一、学校优先、名牌效应很受用。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
1、名牌、重点大学在办学水平、师资力量、文化氛围等方面胜于一般大学,可以从各方面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发挥,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名牌大学学科门类众多,名师云集。即使学生就读的专业不甚理想,也可以通过跨学科选修课程丰富自己,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3、学校的声望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多数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也是按照先选学校再选专业的原则进行的。所以,名牌大学、重点学府的名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就业机会。
观点二、专业优先、就业前景更重要。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
1、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因为念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就业,顺应社会需求选择专业有利于将来就业。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生如果选择的专业与个人的特长、兴趣、爱好相一致,则更有利于考生今后的发展、成才。
3、强的高校有弱专业,弱的高校也有强专业。与其到一所强校读弱势专业不如到一般学校读强势专业。
应该说,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其正确性,强调的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现行的招生录取体制下,到底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根据考生的分数,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在分数、学校、专业、地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期达到个人的最佳满意效果。
事实上,在填报志愿的具体活动中,考生单纯以学校优先和以专业优先都不现实,而应当根据个人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对于有明确专业倾向的考生应以专业优先,填报志愿应以侧重选择专业为主。
2、对于没有明确专业倾向的考生应以学校优先,填报志愿时应侧重选择学校。
3、在考生分数允许的情况下,要兼顾学校、地域和专业。应当说每个考生都向往到重点、名牌大学读书,即使是分数不能够达到标准,也都希望选择一个相对自己偏爱的学校;同理,即使考生没有明确的专业倾向,但在考生的心里,大体上还是有一些偏爱或认知的,最起码对自己不喜欢学什么专业还是非常清楚的。比如,有的考生明确表示不学医科、师范、农业,就属于这种类型。对于这种类型的考生,在确定志愿时就应当兼顾学校、地域和专业。
-认清专业选学校
填报志愿的过程实际上是考生依据自己的理想、兴趣、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在高考成绩、学校以及专业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实践中,很多考生和家长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根据考生的分数,学校要进一个档次,则专业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侧重选择专业,则学校就要退一个档次。在就业处于“熊市”的大背景下,就要采取“强势专业”的策略。
所谓“强势专业”是指一所高校科研力量、师资力量最强,在同一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专业。比如考生选择金融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就从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这6所大学中选择。也可以从属于省级重点学科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青岛大学、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云南大学(金融数学)、山西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湖北经济学院、贵州财经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学校中选择。
选择“强势专业”策略,一般适合那些具有一定分数优势的学生。因为“强势专业”在一所大学中一般都是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没有一定的分数优势即使分数能够达到学校的录取分数要求,被强势专业录取的可能性也不是很高。
高考志愿填报的“相近专业”策略
“相近专业”策略是指考生在确定专业志愿前提下,当确定的专业没有把握被录取时,选择与志向专业相近的、录取分数又低于目标专业的专业的一种方法。比如,考生志愿倾向是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考生认为确定报考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没有十分把握被录取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可以填报微电子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
-敲敲钟
1、一定要搞清专业内涵
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的过程中,很多考生和家长因为对专业内涵的理解似是而非造成诸多遗憾。如考生小王的理想是从事计算机和通讯方面的工作,所以在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某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六个专业。结果顺利被该理工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录取。但当他进入大学后才知道,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其实是数学类专业,离计算机专业很远,专业课都是和数学有关的,根本不是“根红苗正”的计算机和通讯工程方面的专业,小王懊悔不已。
而类似“社会工作”与“社会学”是不是一个专业?“汉语言文学”是不是就比“汉语言”多两个字?这样的问题,奉劝以“专业优先”的考生,面对这些似是而非的专业名称,在确定专业之前,一定要搞清专业的内涵,是属于哪一类的专业,具体课程学什么,毕业后将从事哪些领域的工作,不要想当然,“乱点鸳鸯谱”。
2、任何专业都有冷热周期,选择不能一味追求热门
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都是相对的,热门专业不一定就是高就业率专业,相反,冷门专业也不一定是低就业率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