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作文引发争议 正反双方激辩褒贬不一
2008-06-09 19:46:05北京晚报文章作者:
正方
命题符合语文课程标准
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是材料作文,是在一则旧有材料基础上增加内容变化而来。给人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之感。
新东方铭师堂资深教师王明贤认为,这也是一道典型的开放式命题,符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规定:“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增加部分提示内容,是为了降低审题难度,也就是说不在审题立意上难为考生,不让考生在立意问题上失分。有人说这是很人性化的考虑,的确如此。增加的是四种观点,也就是给了考生立意的方向,省去了好多琢磨的时间,如此,考生在考场上就不慌,能全心去“写”。此次作文可以根据观点一和观点二写成两大类,一是写满与不满,极限与非极限,充分与非充分的问题;一是写怎么做事的问题,就是用什么顺序做事才最有效率,最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从今年的作文题看,学生只要平时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就会有的写,并能写出明确的看法。如果还想凭几个名人故事来拼凑成文,那则无路可走。
今年作文题不与考生为敌
北京市特级教师新干线专家组教师陈天敏认为,北京的作文题一向比较有特色,像去年考的两句唐诗,还有前年考的北京的符号。如果仅仅是一则这样的故事让大家自由立意,那可能有好多同学会写得很偏。就像去年高考作文题一样给你若干种提示,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生命的极限问题,所以我们从生命的极限这个立意来看,从当前整个时代的一些特点,尤其是结合抗震救灾的特点,对生命的极限学生还是有很多话可说的。
还有一点,就是说在杯子里头放东西的顺序,你到底先放石头,再放沙子,再放水,还是把水放满了,再放石头,这有一个顺序的问题。从提示上来说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比如说作为一个人,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在什么方面发展,如果你年轻的时候已经放得太满了,你到岁数大一点的时候就不行了。
北京的题还是给人很多联想的空间,而且在题目上就已经非常明确地给你提出几个可以理解的观点,当然你除此以外还可以去联想更多的,就像去年的题也是这样。北京的试题是非常具有人性化的一道题,就是为考生着想,不是与考生为敌,不是考一考难倒你,所以北京这道题开始的时候光看材料觉得好像不太好写,但一看底下的提示,这个题也就可以很快地解决了,就是在考察你思辨的能力,你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这些东西都是我们高考作文必考的能力。有了这些提示,同学考生们也会考得更好一点。
高考作文应该跟平时的写作有所区别,高考作文是有命题的,首先了解它的限制性,在限制性的前提下再去看它角度的开放性。有的省市命题是开放性的,他给你指出可以这样理解,可以那样理解,那么你高考作文还是要按照要求来写,只有按照要求来写,几个方面都做好了,高考作文自然就好了。李莉J063
反方
这是一道“潮捻儿”的题
高考作文命题,有一个底线,也有一个上限。底线是什么呢?底线就是题目不能被人猜中,被人“押宝”得逞。这是一场博弈,一场特殊的“智力角斗 ”。在内容上,许多人以为今年会在“奥运”与“抗震救灾”上出题目。在形式上,很多人恪守陈规,难于摆脱过去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等出现过的题目的“惯性”,没少在那些圈子里“磨枪”,复习和模拟带有点“博采”的性质。题目对于所有人都是未知的新鲜的才是公平的。如果被某些人押宝押上了,就失去了公平。所以,命题的出新是“灵魂”,创意无限、上不封顶;而命题的底线是不能被人押中——被人押中的题目是失败的题目。新意,是作文题目的“灵魂”,被人猜中,被人“押宝”得逞的题目就是命题的败笔。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它绕了好几道弯儿,充满了“思辨”,给出了观点一二三四,最后再让考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动笔。题目给出的材料比较陈旧,让人觉得眼熟,缺少新意的刺激和直接的启动文思的活力。把这个题目读明白,就得好几分钟。可考场上时钟滴答滴答催人,令考生好生着急。有人说,题目好比是爆竹“捻儿”,应该一点就着,使考生思如潮涌,一发而不可收拾、乃至一蹴而就。题目能够激起学生的最佳思维状态,表现出他们的最高水平,然后再论高低,以表现出“区分度”。公平不仅是题目对于所有人都是未知的新鲜的,而且在于能够调动起所有考生的最高水平——在每个人的最高水平上比较其差异。如果有的考生能够被调动起来,而有的考生却由于题目的障碍未能得到最好的发挥,这也会造成考试“信度”的损失。如果从这个观点出发,今年的题目却是一个“潮捻儿”一个“ 慢捻儿”,这“爆竹”是立马点不着的。
有比较才能鉴别。比起1999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使学生打开发散思维的闸门的题目来,比起2007年从唐朝诗人刘长卿《别严士元》的诗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中命题表现出的对于文学性的回归来,今年的题目令人感觉太过平庸了。
高考作文命题走入死胡同
纵观几年来北京市高考作文命题,横看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等形式似乎都被用尽,出新似乎越来越难。能够检验出考生真实的文学素养和水平,既能完成考试的功能,实现考试的“信度”、“效度”、“区分度”,表现出学生的真实功底、拉开学生成绩的档次,又能端正语文教学的方向,是一个很不简单的课题。一位辅导考生作文的教师给我讲了他的一个“实践”。他遇到一个语文基础相当差的学生,短期内想要他有大的提高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他采取了一个“暴爨儿”的办法,给了学生三篇不同内容的“范文”,让学生背下来,遇到作文题目,哪个与题目靠得上,就把哪篇派上用场。没承想,这招还挺灵,那学生得了不低的分数!他给我讲自己的“秘笈”时,表现出由衷的惋惜与无奈!从学生分数的“提高”上,他痛心作为一个教师的失职和可悲!而给予我们的课题,则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走出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