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四类特殊招生 特殊在哪
2007-11-26 10:01:35泉州晚报
尽管现在距离2008年的高考还有7个多月,但高校自主招生、保送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四类特殊招生从本月起已陆续展开,许多考生在紧张的高三学习中,也在关注和备战高校的特殊招生考试。为更好地服务考生,本报推出一组报道,介绍有关高校特殊招生的政策及相关信息。
自主招生:
竞争激烈录取几率小
哪些高校可以进行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如何选拔,录取有何优惠政策?记者就考生及家长关注的这些问题走访了市教育局招生考试中心负责人。
59所高校可自主招生厦门大学是其中一所
高校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招改革的一大重要举措,它给了高校更多招生自主权,让高校不再完全按照高考成绩来录取考生,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现象,让有特长的考生脱颖而出。从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首批实行自主招生试点以来,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逐年增加。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59所高校可实施自主招生,这59所高校既包括北大、清华、中国人大、北师大、复旦等综合性大学,也包括在某些领域领先的重点院校,如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如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省内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的只有厦门大学一所。
自主招生入选有加分和直接录取两种情况
但都得再参加高考
自主招生最大的特点是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在高考前对考生进行自主选拔,但入选考生依然必须参加全国统考,而且成绩要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高校同批次录取的控制分数线才能被录取。
目前,高校的自主招生主要分为两类型。第一类是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进行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高校通过测试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全国统考,在录取时享受加分优先录取的政策,一般可加10分至20分。第二类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在上海地区实行的自主选拔录取,这些高校录取改革最大的突破在于面试结果即能决定录取与否。已经被这些学校自主录取的考生,也必须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参考。
文艺、体育、科技创新等都是自主招生关注的重点
高校自主招生的对象为:国家政策规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著名重点中学综合成绩优异、全面发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要求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优异成绩,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有突出表现,以及具有其他优秀品质和突出才能。
尽管高校自主招生各具特色,选拔手段不拘于“高校出一张试卷,学生考一次试”。但各校招生方案表明,自主招生都在走分类和特色化路线,选拔注重考生的特长。各高校主要通过考试形式确定自主招生对象,文化测试、面试等一般安排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各高校一般会单独或联合组织自主招生测试,如北大、清华等高校通过各自的冬令营来选拔自主招生候选人,复旦还通过举办人文知识大赛确定部分自主招生对象,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今年则实行自主招生五校联考。
自主招生竞争激烈
录取几率小考生应理性对待别盲目押宝
参加自主招生,可以获得一定分数的优惠,但自主招生门槛较高,考试竞争激烈,且录取的几率小。考生要想通过自主招生被高校录取,必须通过三道关,第一关是申请材料审核,除了申请表之外,申请材料还包括获奖证书复印件、个人陈述及其他申请资料等,获奖证书主要是高中阶段获得的各种奖励证书;第二关是高校自主招生测试,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与高考相比较,自主招生试题较为灵活,涉及面广;第三关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为此,市教育局招生考试中心负责人提醒考生及家长,自主招生让考生多了一次被选拔的机会,但招生名额不多,对大多数考生来说,主要是通过高考方式考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特长,找准定位,理性对待高校自主招生,不要盲目参加有关自主招生考试,以免浪费时间,影响正常的学习和高考的最后冲刺。
保送生:
满足条件者可以向高校自荐
记者从市教育局相关部门了解到,考生申报保送生,除了具备保送生资格以外,还必须参加并通过其报考高校保送生资格考试。
保送生报名已展开可学校推荐或自荐
市教育局招生考试中心负责人提醒考生:高校保送生选拔考试报名工作已展开,如符合条件且有意申报保送生的考生应注意高校保送生招生信息,主动与相关高校联系报名参加考试。
目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已出台了2008年保送生实施方案,高校的保送生考试一般都与自主招生考试同时进行,实行网上报名,报名实行中学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考生报名参加保送生考试,须填报申请表,提交高中阶段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原始记录复印件和个人陈述。
是否能申请保送
看看这些要求
保送生招生对象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申请保送的考生须具备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根据教育部2007年保送生政策规定,六类考生有保送资格。
第一类,省级优秀学生。
第二类,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5项比赛的省级赛区中获得一等奖的高中生,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决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并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高中生。
第三类,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得奖项的高中应届考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竞赛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生。
第四类,天津、石家庄、长春、济南、南京、杭州、厦门、南昌、武汉、重庆、郑州、太原、成都、深圳外国语学校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含浦东校区)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中16所外国语中学可向高校推荐保送外语人才,各校推荐的比例不超过本校应届高中毕业生总数的20%,具有保送资格的考生只能报考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外交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6所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外语系、专业。
第五类,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
第六类,公安英烈子女,全国公安系统革命烈士(生前系在职在编民警)或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一、二级英模的公安英烈子女,只要高中毕业,年龄不超过22周岁,经审核条件合格者均可被保送进入公安院校深造。
特长生:
有艺术体育特长直接向高校报名
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提高体育运动水平,高校招收部分品学兼优并具有艺术、体育特长的高三毕业生。2008年高校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工作已展开,专业考试将于下个月开考。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相继出台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简章,在网上公布了学校的招生项目、人数和考试时间、地点、选拔录取办法等。
特长生专业考试直接向高校报名
艺术、体育特长生专业考试由考生直接向高校报名,考生如有意报考高校艺术、体育特长生,可登陆相关院校的网站查阅艺术、体育特长生的招生简章,及时与高校联系报名考试事宜。
体育特长生要参加高水平运动员测试
体育特长生又称高水平运动员,高招录取可享受一定优惠甚至免考,目前全国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高校有235所。报考体育特长生,在提供自己有关运动等级证书、体育竞赛获奖证明原始材料的同时,还须加强高校举行的体育专项测试,并参加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及全国统一高考。高校根据考生的测试成绩、参照历年比赛成绩、文化成绩以及各项目的需要,择优选拔,确定体育特长生名单,并给予相应的高考优惠政策。
艺术特长生
降20分录取
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对象为: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确定的报考条件,具有音乐、舞蹈、戏剧、书画等艺术特长的考生,招生学校招收艺术特长生的人数控制在国家核定的本校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1%以内。
各校根据学校的需要,确定招收特长生的具体项目和选拔方式。艺术特长生与艺术类专业招生不同,艺术特长生是高校根据校园活动的需要招收部分具有某方面艺术特长的非艺术类考生。艺术特长生要参加高校的艺术特长等测试,合格考生与高校签约,并参加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要报考该校,学校可低于录取分数20分录取特长生,但是特长生分数不能低于学校所在批次分数线。被录取后进入普通专业学习,课余时间参加该校的文艺活动。
53所高校招收艺术特长生
经教育部批准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特长生的一共有53所高校,它们分别是: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湖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