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高考招生改革方案07年将出台
2007-01-23 13:56:54杭州日报
高考招生改革总体思路:分层测试、分层选拔,扩大高校和学生的选择权
中考阶段:全面实行学业考试加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高中阶段:推行学生成长记录、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将记录情况、评价情况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现阶段抓好三件事:加强学生的人格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创新能力;保证学生的休息和文体活动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
重点关注:“后20%”学生
本报讯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今年的一个重点是制订出台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对于这一改革,我们将积极慎重,充分考虑现实实施条件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包括学校的教学实验条件,社会各界的心理认同度,全社会的诚信状况和法治水平。”在昨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局长会议上,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透露了即将出台的2009年高考招生改革方案的总基调,并在会议上部署了2007年教育工作的新任务。
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减轻课业负担,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使考试的内容、方法和形式更科学合理,更适合孩子的健康成长,适合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适合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刘希平厅长指出,即将出台的高考招生改革总体思路是分层测试、分层选拔,扩大高校和学生的选择权,把学生过度的课业负担降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修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正在广泛征求意见。
今年,全省还要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在中考阶段,全面实行学业考试加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在高中阶段,切实推行学生成长记录、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将记录情况、评价情况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育;重视知识灌输,忽视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省教育厅提出,现阶段亟须抓好三件事:一是切实加强学生的人格培养;二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创新能力;三是切实保证学生的休息和文体活动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多样性、选择性,强调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发展,注重德育、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提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重点关注“后20%”学生
“长期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一些地方和学校还仅仅以分数、升学高低论英雄,重视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教育不能轻言放弃,对学习有困难、心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更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我市的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抽测和关注“后三分之一”助跑行动得到省教育厅的肯定,省教育厅要求各地教育局积极探索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并重点监控各地各校学生群体中后20%学生的比例,督促学校端正办学思想。
继续加大农村扶持力度
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成为眼下急需解决的问题。2007年,是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食宿改造工程”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年,省教育厅将把各地实施“四项工程”的情况与拨付有关教育经费补助相挂钩。
今年,省教育厅还将计划实施三项措施:一是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二是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三是推动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
抓好职业教育助学奖学
去年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推出了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三年投资10.2亿元。今年是全面实施“六项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省教育厅要求,除了加快建设实训基地、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外,各地还要切实抓好助学奖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农村预备劳动力培养工作。各地要按照不低于在校生总数10%的比例确定助学金资助对象,按5%的比例确定奖学金评选对象。做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首先争取未升学的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全部参加预备劳动力培训。确保完成不少于5万人的年度培训任务,确保培训强度,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半年,确保让学生能学会一门技能,能拿到职业资格证书。
推动高校加强内涵建设
省政府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多渠道筹资近36亿元,重点推动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省教育厅指出,今年以至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校应重点抓好教学和学科建设。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教学改革工程”,扩大高校间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课程互选、设施互用的范围,在各种形式的互动中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习生:徐姣 通讯员 杨志刚 记者 王倩)